前不久,市交通規劃研究院發布2023年《重慶市中心城區交通發展年度報告》顯示,中心城區地面公交全年客運量12.9億乘次,日均客運量353.1萬乘次,較2022年增長13.2%。
這樣大的體量,和復雜系統,重慶如何打造智能公交體系?又該如何推進公交智能體系建設?11月6日,重慶公交專家在2024中國智能交通大會介紹了重慶智能公交體系建設。
今年11月3日至6日,中國智能交通大會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召開,匯聚了行業主管部門領導、專家學者及企業代表,共同探討智能交通領域的最新進展與未來趨勢。此次大會以推動智能交通領域的高質量發展為核心議題,展現了智能交通技術的前瞻性和產業發展的蓬勃活力。
當天,重慶城卡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楊劍在“交通數智化發展論壇”上發表了題為《新質生產力賦能中小城市公共交通改革發展創新實踐》的主題演講。
他提到,中小城市公共交通的改革發展必須緊密結合交通強國戰略,以科技創新為引領,通過新質生產力賦能公共交通系統,是推動其向更高效、更智能、更綠色方向發展的關鍵路徑,也是為交通強國戰略貢獻力量的重要舉措。
楊劍說,中小城市公共交通系統當前面臨著服務效率低、道路通行不暢及運力結構不合理等多重挑戰,這些城市正迎來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。
如何解決這些問題?他圍繞“發展挑戰、發展趨勢、數智化解決方案、創新路徑”等方向,深入剖析了新質生產力賦能中小城市公共交通改革發展。
他以重慶潼南、涪陵等地區的公交為例,通過公交企業運用客流OD大數據系統,實現了低成本投入與高價值回報。
他說,重慶公交企業通過衛星定位、票務、調度數據等構建客流OD模型,減少設備投資成本30%以上。 同時,數據驅動公交企業精細化管理,合理配置運力,公交客流提升1%至2%,公交資源使用率提升10%,為創建公交都市提供了有力支撐。
他再以公共交通安全調度一體化平臺為例,璧山、涪陵兩家公交企業通過打造公共交通安全調度一體化平臺,運營效率分別提升了30%和25%,安全調度運營人力成本節約了30%,實現了供給側結構的優化調整。
“目前,重慶很多公交企業通過高質量、多維度數據分析功能,輔助公交企業解決生產調度與問題數據分析等問題,有效改進生產作業流程與效率,提升安全性與服務品質。”他說,重慶城卡公司在公共交通數智化轉型方面,已成功打造公共交通一體化數據資源公共平臺,提高公共交通的競爭力和吸引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