擁有100萬本地人臉庫、支持戴口罩識別,5月18日,交運城卡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交運城卡”)攜“端”、“腦”、“平臺”旗下產品參展第五屆西洽會。
致力公交數字化轉型
城市公交如何實現數字化轉型?交運城卡有關負責人表示,面對當下行業基礎設施不完善、出行服務效率不高、結構優化不完整、產業融合需加強四大痛點,通過構建場景化的終端應用體系,數智化感知網絡,城市公交云腦,綠色出行服務平臺(CMaaS),以公共交通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為突破口,致力于成為公共交通數字化轉型發展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,助力公共交通數智化轉型發展。
建設多個感知平臺
“通過建設高性能公共交通物聯網感知平臺,有效滿足服務設施、監管設施感知,實現數據匯聚、設施運維管控等構建數智化感知網絡。”交運城卡有關負責人表示。
具體來說,就是建設城市公交大腦與數據中臺,采集人、車、站、場、線等靜態數據,匯聚公共交通場景產生的支付數據、衛星定位數據、車輛CAN總線數據、生產計劃數據、調度數據、路網數據、電信運營商數據、金融數據等。對多源數據進行融合治理后,最終形成城市的交通運輸數據資產,同時可為數智化應用提供開放平臺接口數據服務。
技術手段防止惡意濫刷
在本次西洽會上,無感支付也成為一大熱門。由交運城卡自主研發的無感全支付終端產品,目前擁有100萬本地人臉庫、支持戴口罩識別,識別速度300ms,能解決傳統人臉識別技術識別精度低、人臉庫容小、通行效率低、復雜光環境下識別困難等問題。
此外,據交運城卡常務副總經理楊劍介紹,特殊人群(如老年卡)會進行實名認證,刷卡時會進行人臉驗證,只有人卡合一才能刷卡成功,能有效防止濫刷、盜刷現象。
交運城卡的公共交通數智監管解決方案通過在潼南、璧山等多地的試點,建成“一端(即采集終端、全支付終端、邊緣計算終端、自助服務)、一腦(即人臉識別智能引擎),一平臺(即數智補貼監管平臺)的監管治理與服務體系,有力支撐政府購買公共交通服務監管機制完善。
“未來,交運城卡將在眾多組織保障下,坐實公共交通數智化轉型技術賦能及服務,推動公交一體化綠色出行平臺的創新和發展,引導人民群眾綠色出行,提升出行服務效率。”